??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 業務版塊 > 景區
遮陽山位于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大草灘鄉境內,是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、國家攀巖基地主要景區之一,因“日出而為山所蔽”得名,位于漳縣西南部大草灘鄉境內,國道212線(甘川公路)208公里處,距縣城29公里,地處秦嶺西端與岷山交匯地帶,海拔高度在2200米至2800米之間,總面積36平方公里,有120多處景點。
遮陽山位于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大草灘鄉境內,國道212線(甘川公路)208公里處,距縣城29公里,地處秦嶺西端與岷山交匯地帶,海拔高度在2200米至2800米之間,總面積36平方公里。
景區內不僅有大量綺麗的巖壑和巖洞,而且有大面積的針闊葉混交森林,還有豹、蘇門羚、香獐、藍馬雞等數十種珍稀異獸棲息。并且較多地保存了古代文化遺跡,是一個自然風光極其秀美、人文資源極其豐富的旅游勝地。
遮陽山由西溪、東溪和夷門山三個景區組成。西溪由金家溝和若干貧峽組成,全長7.5公里,為全山的旅游精華所在。境內主要有臨溪巨石、蕓叟洞、三醉石、題詩崖、仙人祠、青羊洞、八音井、常家洞、錫慶寺、哈蟆石等歷史勝跡和風景50余處。西溪各景點有宋、明兩朝名人題刻多處,因年代久遠,家跡已模湖不清。但北宋著名詩人張舜民題刻的“西溪”和“蕓叟洞”仍清晰可見,標明了景致張舜民曾官司拜吏部侍郎,以清政謙明著稱,因剛直敢言而被貶逐,后流寓至遮陽山,可見在北宋時,這里已成一大名勝。
遮陽山以巖溶地貌景觀為主,兼有峽谷、丹霞地貌、喀斯特地貌景觀,園內層型剖面遺跡、構造遺跡、化石遺跡均十分豐富,該區對研究秦嶺、祁連山、昆侖山等山系具有重要的意義,是地質地貌、地質事件和形成過程的典型代表。各類地質遺跡保存系統而完整,內容豐富多樣,有極高的地學研究價值。
宋元明時,就是馳名隴上的旅游勝地,這里有留存的佛教梵文經板,宋、明兩代名人題刻等文物古跡,更有宋平、雷潔瓊等當代領導人的題詞;有道教“八仙”之一的呂洞賓“三醉石”遺跡,更有武當道教創始人張三豐千古失蹤之謎等優美傳說。這里峭壁如削、灌木蔥蘢、洞天迷幻、曲徑通幽、群山迭翠、奇峰競秀、飛瀑流泉、珍禽異獸、草場林海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奇麗景觀。專家稱之為西北罕見的天坑地縫的旅游探險極地。
相傳,明代著名道士、武當山疲乏教瑟道拳創始人張三豐在寶雞金臺觀“失蹤”以后,云游至“小崆峒”遮陽山,在此專心修道,亦傳播佛道合一的教義思想,最后躍入龍潭,或曰在山內玉筍峰羽化成仙。三豐羽化遮陽山的故事又為這里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。